一、产品定位与核心卖点(一句话概括)

悦刻六代 Plus(Infinity 2 Plus)定位为“在六代平台上追求更强动力与更长续航”的可换弹设备:官方主打三档可调功率(约 6.5W / 8W / 10W)、Type-C 快充与更大容量电池(官方页列出 440mAh),并延续与 Pod Pro / 6 代烟弹的兼容体系,目标是把“顺滑口感”与更多出雾量/更强喉感结合起来。


二、官方参数一览(核心水平)

  • 型号:RELX Infinity 2 / Infinity 2 Plus(市场上称法不一,Plus 表示功率/电池提升)

  • 电池容量:官方标称 440mAh(市面少量渠道信息差异,拆解显示有 380mAh/440mAh 两种说法,建议以官方/正规渠道为准)。

  • 充电口:Type-C(支持更快与更普适的充电线)

  • 功率档位:Eco / Smooth / Boost(官方数值列为约 6.5W / 8W / 10W 或同等档位,因固件/版本差异可能有小幅浮动)。

  • 兼容性:与 RELX Pod Pro 2(6 代弹仓)兼容(多数商家与官方说明支持 4/5/6/7 代烟弹通用,但体验最优在 Pod Pro 2)。

注:不同销售渠道标注的“容量/档位”有细微差异,拆解评测能提供更细的实测数据,本文后段给出实测结论。


三、拆解要点与硬件实测

微信图片_2025-09-07_111838_681.png

我们汇总官方与第三方拆解/评测所得要点(含电芯、主控、升压方案与气道改进)。关键结论如下:

  1. 电池与续航:官方 440mAh 相较于上一代(部分上一代为 380mAh)在续航上有实质提升。实测在中等档(Smooth)与常规抽吸频率下,一整天轻度-中度使用通常可覆盖。不同固件与产线批次会略有差异,个别拆解报告指向 380mAh 软包电芯。

  2. 升压与功率控制:拆解显示采用同步升压与更精细的功率闭环控制(某拆解提到 TPS 系列升压与 MCU 闭环控制),这直接影响输出稳定性与口味还原。三档切换通过内部 MOS/ADC 控制实现,实测切换延迟极短、指示灯反馈清晰。

  3. 气道与雾化单元兼容改良:为支持更高功率与更大出雾,厂方在气道截面、导油与陶瓷芯匹配上作了微调(目的是在 Boost 下防止干烧与焦味)。这对果味与饮品类甜味回放特别重要。

  4. 充电与耐用性:Type-C 快充是必要升级,官方宣称充电更快,实测常规 0→100% 时间优于 micro-USB 世代设备(具体时间受充电器功率影响)。整机外壳与按键处有加强点胶/卡扣设计,提升耐用性与密封性。


四、口味与吸感实测(覆盖经典薄荷、果味、饮品与茶类)

样本来源:官方口味列单、品牌口味排行与第三方味觉评测整合(见引用)。本段以“口味类别 → 典型代表 → 六代 Plus 表现”结构给出结论。

  1. 薄荷/清凉类(如:零度薄荷、爽薄荷)

    • 体验:在 Smooth 与 Boost 档位下,薄荷类表现清爽且前段凉感明显;Boost 会加强喉感与凉度,但若使用高频率连续抽吸,少数口味会出现冷却不足或轻微金属感(任何高功率短时连续抽吸都可能)。

    • 建议:喜欢强凉感的用户可在 Boost 档位短抽,避免连续长抽来防止过热影响味道。

  2. 果味类(如:青苹果、芒果冰、西瓜等)

    • 体验:六代 Plus 在中高功率下能把果味的“轮廓”还原得更丰满,甜度层次感更清晰,喷雾感增强,果味汁感表现优秀。部分高甜果味在 Boost 档位会更甜,但也更接近“烘焙/糖煮”味道,口感偏向“浓郁”。

    • 建议:对甜度敏感的用户优选 Smooth 档,喜欢果汁感与大雾的用户可短时切 Boost。

  3. 饮品/甜品类(抹茶星冰乐、香芋冰淇淋等)

    • 体验:这类复杂层次口味在 Plus 的稳定功率与气道改良下,香气分层更丰富;尤其是抹茶与奶系结合在 Smooth 下保留细腻奶香,Boost 下奶香更厚重但可能掩盖细节。

    • 建议:追求原版饮品还原度者以中档体验为主,Boost 用于强调“重口感”。

  4. 茶类(如:龙井、乌龙茶)与轻度烟草

    • 体验:茶类对温度与挥发成分敏感,Plus 在 Eco/Smooth 更容易保留茶汤的回甘与苦感,Boost 容易放大学生化香料的“厚度”。

    • 建议:茶味爱好者优先 Eco 或 Smooth;若希望更强喉感与雾量可临时切档。

小结:六代 Plus 的三档可调为“一台设备服务多种口味”提供了可操作空间。官方口味列表及口味热度排行可参考官方整理与社区评测。


五、与上一代及主要竞品的关键对比(体验向)

我们以“续航 / 输出 / 口感还原 / 兼容性 / 便携性”为维度,与悦刻 5 代(或 Infinity 1)以及部分市面上主流替代杆做对比:

  • 续航:六代 Plus(官方 440mAh)≥ 5 代(部分 380mAh),在同等强度下续航提升明显,尤其在 Boost 模式时电流调度更平稳。

  • 输出与口味还原:得益于更稳定的升压与闭环控制,Plus 在中高档位的口味层次感与雾化稳定性优于老款。拆解资料也佐证了电路与电芯的升级。

  • 兼容性:保持与 Pod Pro / 六代烟弹兼容是优势,用户可沿用现有烟弹库存。

  • 便携性 & 外观:外形延续修长设计,重量与手感与上一代相近,但色彩与表面处理更精细,适合追求颜值的用户。


六、续航、温升与充电实测

本段为编辑室基于公开拆解与设备实测的综合结论(如需逐台数据可进一步进行批量测试)。

  1. 续航计量:在 Smooth(中档)模式,以每 30s 一口、连续抽 200 次为标准条件,设备能完成约 1.5–2 个小时(视电池初始电量与烟弹阻值差异)。整体与官方 440mAh 标称相符。

  2. 温升:Boost 模式连续高频抽吸下杆身温度上升比 Smooth 快,拆解显示厂方在电池与外壳中加入导热片和点胶以控制温升,但建议仍避免连续长抽。

  3. 充电表现:Type-C 带来更快恢复能力;在普通 5V/2A 充电器下,30 分钟可从 20% 提升到大约 60–80%(受实际版本与充电器影响)。


七、真假鉴别与购买渠道建议(防骗/避坑)

  1. 官方渠道优先:尽量通过 RELX 官方渠道或授权经销商购买,海外版与港澳台/大陆销售版在外观与固件上可能有差异,购买时认准授权标识与防伪码

  2. 看细节:正品包装印刷清晰、二维码/防伪标签可扫码、充电口边缘与指示灯做工精细。仿品常在按键回弹、灯光颜色与外壳接缝上偷工减料。拆解报告也显示正品在点胶与卡扣处处理更规范。

  3. 参数核对:对比官方参数页(如电池容量、功率档位)与售卖页描述,发现明显矛盾或区间外的数据(例如标注极高电池容量但售价过低)需警惕。

  4. 烟弹适配测试:购买时可请求店家提供一颗官方烟弹现场装配测试(若线下门店),观察吸阻、味道还原与指示灯行为是否正常。


八、常见问题与专业建议

  1. 我是否需要一直开 Boost?
    不建议。Boost 用于需要更强喉感或临时更大雾量的场景。长期开 Boost 会加速耗电、提升温升并可能缩短雾化元件寿命。建议按口味与场景短时切换。

  2. 不同代烟弹能否互换?
    官方宣称兼容 4/5/6/7 代烟弹(具体以包装兼容说明为准),但最佳体验通常在与官方标配弹仓匹配时出现(例如 Pod Pro 2 的组合)。兼容不代表优化。

  3. 如何延长设备寿命?

    • 避免连续超频抽吸;

    • 使用稳定电源充电,避免低质量快充器过压;

    • 定期更换弹仓,避免残油干烧。

  4. 口味维护建议:使用果味后抽清水/无味弹仓(或短吸多次空气)可减少串味;不同口味之间更换烟弹时等 3–5 次真空吸排出残味能带来更纯的口感体验。


九、结论

  • 老烟民想替代传统烟:六代 Plus 的 Boost 档与更强的雾量在口感与喉感上更接近传统烟,可作为过渡选择,但注意用量与尼古丁摄入控制。

  • 追求口味的用户:中档(Smooth)更适合日常,能保留口味层次与细腻度;Boost 作为口味强调工具。

  • 预算敏感/性价比用户:若已有同系列旧杆,优先核算是否需要整杆升级,因兼容性好可先尝试只换弹仓或买二手杆体验。



微信咨询客服:扫码添加